这是一个老旧企业如何中兴的故事。很多人都把这个管理案例作为一个“安全管理极为重要”的案例来读。但我们建议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来学习这个案例——企业治理决策的核心是抓住关键问题,并从关键问题着手部署管理工具。
——《易友》编者按
问题与指标
美国铝业公司曾是全球最大的铝业公司之一,效益非常好。但从1986年开始,美铝公司多次出现了管理失误,被竞争对手抢走了顾客和利润。
就在这个紧要关头,公司的新总裁奥尼尔上阵了。但他并没有像很多新上任的总裁那样大谈市场推广或产品创新,却只提出了一个很小的、非常具体而容易考核的指标——把美铝的工伤率降到零。
为什么?因为,早在奥尼尔任职之前,他就在考虑什么是包括工会和高管之内的所有人,都认为很重要的事。他需要一个焦点将人们团结在一起,这样可以为他提供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的力量。
他发现由于管理的问题,美铝的工伤率比较高。而且不论是高管还是工会,大家都认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,从这一方面入手,工作将会好开展许多。所以,这是一个合适的焦点问题。
上任后,奥尼尔首先走访了全美国内的大半工厂以及在世界其他国家的31个分厂。所到之处,他首先了解发生事故的各种原因,因为只有调查清楚发生的原因,才会知道生产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。
制度
奥尼尔要求出现工伤事故,必须24小时之内报给他,并同时提出不再发生此类事故的对策。
这个指标适用于所有人。只有那些遵守这个安排的人才会得到晋升。
同时,他还注意引导工人关注质量控制和最具效率的生产流程,即熟练使用正确的工作方式,这也被称为是安全的工作方式,从而更容易避免工伤事故及错误发生。
绩效提升
从上任到退休整整13年,他都在狠抓“零工伤率”这个小指标。
虽然这个指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、利润增长率相比,很不起眼,一般的人也通常看不到它们之间的直接相关性,事实上,在听了奥尼尔上任演讲中只是大谈安全管理问题,一些重要投资者便吓跑了。
但这个问题对总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却有着关键作用。
因为要做到工伤率降为零,出事之后,24小时之内上报,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一线,简化繁琐的管理结构,让事故报告尽快的通过各管理层上传给奥尼尔。
这样一来,公司的组织结构变得扁平化了,高管人员的管理水平也有了根本改变。意想不到的结果便发生了——随着工伤率的不断下降,员工满意度和士气不断提升,销售收入和利润也跟着增长了。
组织文化改善
不仅绩效提升了,由于体系和习惯的形成,还带动和引起整个组织在其他很多方面的变化。
比如,工会几十年来对诸如计算单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之类的规则,一直坚持反对态度。现在,工会突然接受了。因为通过这个计算,能够发现生产过程中和执行流程不一致的地方存有安全隐患。
过去,一线的经理们由于追求产量,即使生产线显示运作明显过快了,也不允许操作者关闭,但现在也都得到了批准——因为关闭了也就避免了事故和工伤的发生。
新的习惯的形成,不仅给工厂带来了重大的变化,同时也引起工人个人和家庭的变化。一个简单的例子是,工人们开始养成运动和锻炼的习惯了,哪怕是一周一次。由于参加了运动和锻炼,工人们增强了体质,饭吃得更香了,工作起来也就有了干劲和效率。在家庭方面,由于工人们按时回家,能够和家人一起吃饭,孩子们在饭后都能自主地做功课,体现出更高的自主能力和情绪控制力,使得学业成绩不断提高。工人心情愉悦,自然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。
评析
通常,企业业绩下降时,管理者想到的解决方向总是如何应对市场、产品等外部因素,但很多时候,解决问题的关键却是企业内部的治理问题——毕竟,应对外部因素的想法、行动都必须来源于组织内部。积极向上的组织才是基础的解决方案。
奥尼尔,把“零工伤率”变成了所有美铝人的核心行动目标,这个过程促使了其他好习惯的养成,使整个美国铝业公司的行为模式(即组织文化)焕然一新,企业从上到下便开始关注管理质量的方方面面。
——浩富同人管理学院
(来源:浩富同人综合互联网资料)